科室文章
等病理?等病理!為什么要等那么久?
手術結束后,許多患者和家屬都急于知道是否得了腫瘤,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,現(xiàn)階段是否出現(xiàn)轉移,通常都會心急如焚地詢問醫(yī)生:“病理報告什么時候能出?”
病理科醫(yī)生:“常規(guī)報告需要3-5個工作日,如需加做其他特殊檢查可能需要更長時間?!?/p>
病人:“化驗個東西你們不會快點做嗎?別的檢查項目上午做下午就有結果,你們就不能提前嗎?延誤了治療你負責嗎?等病理!等病理!為什么要等那么久?”
病理科醫(yī)生:“……”
上述情況司空見慣,做個病理需要這么長時間,是因為我們人員不足嗎?是因為我們故意拖延時間偷懶不出活嗎?當然不是!難道真的一天也不能提前嗎?確實如此??梢赃@樣說,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病理報告時間都很長,至少需要3-5天。下面就讓我給大家揭開病理報告時間之長的“神秘面紗”。
1.標本收集和固定,需要1天
門診及手術室標本離體30分鐘內必須浸泡于10%的中性甲醛溶液中。標本收集運送至病理科,病理醫(yī)生處理標本,將體積較大的組織,如子宮、直腸或者乳腺等進行剖開再次固定。固定的目的是保持離體的組織不會發(fā)生腐敗和自溶,使細胞的形態(tài)得到良好的保存,固定時間一般需要12-48小時。固定是病理制片過程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是不可逆且無法補救的,組織如果固定不好,后面所有的步驟都會受影響,再優(yōu)秀的病理醫(yī)生也束手無策。
2.取材、脫水機浸蠟,需要1天
第二天,標本固定完全,病理醫(yī)生和技師配合完成取材工作。他們將送檢的標本,選取可疑病變區(qū)域,用剪刀或切片刀修剪呈2*2*0.2cm大小的組織塊,放入組織盒中。之后在全自動組織脫水機中過夜,經(jīng)過15道程序處理,每道程序1-2小時不等,組織中的水分被脫出,石蠟進入組織中,整個過程需要大概15個小時左右。
3.包埋、切片、染色及封片,需要1天
第三天早上,我們將過夜處理好的標本包埋在石蠟里。之后最關鍵的環(huán)節(jié)就是切片,這個過程有點類似于切“羊肉片”,厚度一般在3至4微米之間。切好的片子是“白片”,在載玻片上“若隱若現(xiàn)”。這時候顯微鏡下是捕捉不到任何“身影”的,于是下一步就要染色了。染色共有20多道程序。染色后的玻璃片需要晾曬,再粘上標簽,按順序排好,才可稱之為“成片”,這所有的步驟總的算來大概也要半天到一天的時間。
4.診斷、報告復核、打印需要1天
“成片”被傳送到病理醫(yī)生手中,置于顯微鏡下,可以放大40-400倍。病理醫(yī)生進行閱片,給出診斷意見。有些病理需要重切、深切、補取、做免疫組化、特殊染色等額外檢查,還需再等待1-2天甚至更長時間。很多時候病理醫(yī)生還需要結合臨床病史、影像學資料,翻閱相關專業(yè)書籍和文獻,甚至經(jīng)過全科會診及討論,才能最終將一份完整的病理報告送達病人手中。
這就是為什么“做個病理檢查,需要3-5個工作日這么長時間”。整個過程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任何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出了問題,都會影響診斷質量。病理科每位工作人員在保證準確性的同時,也會加班加點、辛辛苦苦、全力以赴地工作,力求按時完成每份病理報告。這一點上,病理人和患者的心是在一起的。
99%病理診斷精確率的背后既有病理醫(yī)師在“摸爬滾打”之后練就的“火眼金睛”,也離不開被譽為“病理工匠”的技術員堅守的每個技術環(huán)節(jié)。一份準確的病理報告“姍姍來遲”,但是“美酒不怕陳釀,準確才是王道”!
文/病理科 劉然